山西煤炭行业收入今年目标超6000亿
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相关技术的进步和突破需要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资源和成本的投入,不要过于乐观,更不要幻想能一蹴而就,在几年之内就建立起氢能社会。
稳步开展行业职业培训。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经过多年推动,目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形成,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不断推进,区域功能进一步强化,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一基地三区的作用发挥越来越显著。
除原有确定的央企、地方参观团外,面向天津、河北以及环渤海经济圈,我们将进一步组织更多当地的重要客户观展,增加BICES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二是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场的优势。我们一定会把握好此次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机会,进一步扎实工作,在做好展商、观众、活动和运营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力争打造出一站式展示、交流和销售,一站式参观、互动和采购体验的工程机械展会新生态。除现有极大部分活动将继续举办外,协会将组织增加工程机械双碳产业发展大会等多项活动。深入推进两化攻坚战,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与行业发展有关的重大政策研究。
抓好团体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六是专业观众组织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这将成为中国企业超车的关键
业内人士认为,以此为起点,中国道路设备制造商将在全球市场掀起一轮中国风潮。还有一个趋势就是未来8~10年,在全球工程机械排行榜中,中国制造商有望登顶。预测在中国挖掘机和装载机领域租赁业务的渗透率今后可达到40%。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韩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主流工程机械主机制造企业,配套企业,以及塔机租赁、高空设备租赁、挖掘机租赁等施工企业代表相聚上海,参加2021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暨中国设备租赁峰会。
怎么留住用户,怎么提升忠诚度是工程机械企业未来应该多多关注的。该排行榜以销售额、销量、技术、产品创新实力、品牌口碑及影响力等为评价标准,约翰迪尔—维特根、法亚集团、徐工集团、安迈集团、阿斯太克、三一重工、沃尔沃建造设备、卡特彼勒、日工株式会社、酒井株式会社跻身10强。
峰会组织者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筑业蓬勃发展,一座座标志式建筑和工程拔地而起。孙哲还提到,业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将租赁经营业务作为常规板块打造,通过收购、自建或者合作的方式建立相关的业务单元,包括国外企业如小松等也在租赁业务上不断发力。此外, 2021TOP50工程机械应用案例和 2021TOP50零部件应用案例也在峰会上正式揭榜。身处这个评价体系,中国企业徐工表现亮眼,代表中国企业首度挺进前三,三一重工位居第六。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构建完善的研发体系,这将成为中国企业超车的关键。在中国建造的每一个 世界级作品背后,都有着能够代表全球最高技术水平、领先施工工艺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参与和贡献。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配套领域,也涌现出一批极富代表性的应用案例。中国企业在各个细分领域中也表现出色,如全球装载机五强中三家中国企业入选,三家中国高空作业设备企业进入全球前十,一个中国时代正在开启。
而在中国工程机械产品、技术加速创新的背后,核心配套体系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能够入选 2021年TOP50工程机械应用案例的,不是在国家重点大型工程项目、矿山、民生工程、地标建筑等项目中,获得成功应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凸显。如近年中国挖掘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区间,但是并没有带来一荣俱荣的景象,反而强与弱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挖掘机制造商加速分化。
一方面,智能化、高端化,电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让主机制造企业对于零部件的需求和以往大不相同,加之产品结构升级和排放标准升级,让一些高端零部件企业开始有更多的机会和主机制造商进行深度合作。电动化及智能化将成超车关键 本届峰会以 定义产业,定义未来为主题,通过主题发言、专场讨论,大会为中外企业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全球以及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行业榜单印证行业发展突飞猛进 峰会上,组委会发布了 2021全球道路设备制造商10强2021全球/中国塔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2021全球自行式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10强2021中国塔式起重机租赁商10强2021中国高空作业设备租赁商10强 2021中国挖掘机租赁商10强以及 后市场零部件年度品牌钢丝绳年度品牌等10余份榜单。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机械综合型制造商集中度的提升,已达到88.42%,这么高的集中度势必推动产业最核心、最优质的配套资源向领军企业集中。代表们通过主题演讲和对话论坛,共同探讨全球及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运行、行业发展、企业拓展的关键话题。就是在细分产品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且相关企业在业内有着较高的产业贡献度、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站在产业变革的当下,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更清晰地看清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懂市场变化的风向。透过这些榜单,可以清晰地看出,近年来世界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格局、产业链体系等都发生了重大调整。
此次 2021TOP50零部件应用案例共有14个案例入选,涉及康明斯、德纳、丹佛斯等13家企业。此次 2021TOP50工程机械应用案例上榜的26个案例,涉及包括徐工、中联重科、山东临工、柳工、铁建重工等在内的14家企业,分别在建筑、道路、隧道、矿山、核电等不同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制造实力。
这一波周期以2019年为节点行业出现下滑,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此轮下滑比以往更加猛烈。峰会组织方中国工程机械杂志的总编孙哲在主题演讲中分析总结了中国工程产业未来的一些发展走势。
虽然得益于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和有力的疫情管控,2020年、2021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业绩出现回升,但并未脱离行业振荡下行的走势。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2021全球道路设备制造商10强排行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程机械今年在海外的市场一片火热,向发达国家出口猛增,上半年对美、欧、日的出口额分别增长了34.29%、55.83%和39.70%。她表示,中国工程机械杂志连续21年发布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从这21年的历程可以看出,工程机械行业基本每8年经历一个发展周期。
孙哲认为,在当前的工程机械市场上,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仍未稳固,一方面市场中不低于30%的新用户和非专业用户尚未建立起足够的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老用户和专业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也没建立起单一的品牌忠诚度,而是在几个品牌范围内形成了有限的品牌忠诚度。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配套零部件产业也在发生变化,工程机械产业核心供应链正在重构。
中国力量再度实现实质性突破,也是中国工程机械 大国重器技术实力突飞猛进的印证。近年来中国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实现了彻底落地,推出具体解决方案,投入大规模的市场应用,更重要的是在曾经视为瓶颈的产业链和研发体系上,他们也越来越完善,未来这些都会为中国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
这些都将推动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进入全球50强的11家中国企业的销售额总额达到了504.81亿美元,在全球50强企业的占比达到26.48%
专家委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作为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专业性、战略性决策参谋机构,专家委将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和同意设立。下一步,专家委将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数字孪生、工业人工智能、先进工业网络等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和高层影响力,积极汇聚社会资源,组织开展研究咨询、交流推广等工作,努力推动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12月8日,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在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开幕式上顺利举行。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共同为专家委揭牌,并向委员代表颁发聘书。
专家委由100位来自相关高校院所、行业组织和企业的院士、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担任主任委员,分设战略与政策组、装备软件与解决方案组,行业应用组和标准网络与安全组专家委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下一步,专家委将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数字孪生、工业人工智能、先进工业网络等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和高层影响力,积极汇聚社会资源,组织开展研究咨询、交流推广等工作,努力推动构建完善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院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共同为专家委揭牌,并向委员代表颁发聘书。